廣西日報報道 今年開年不久,廣西建設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工作緊鑼密鼓展開。動員會、培訓班、機械化技術現場培訓會、“看蔗選種”現場會……一切都在表明,廣西蔗糖產業的“第一車間”正式向精品化道路行進。
3-5年內,廣西將力爭建設500萬畝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今年先期試點建設50萬畝。目前,土地確權整理、高效節水灌溉、良種繁育推廣、生產全程機械化等,與打造精品相關的政策和資金,都已陸續向這50萬畝試點項目傾斜。
這500萬畝糖料蔗基地,對廣西蔗糖產業的意義可謂重大深遠。在2月13日召開的全區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設試點工作動員大會上,自治區領導算了一筆賬:如果500萬畝基地平均畝產達到8噸,總產蔗量就是4000萬噸;如果含糖量達到14%以上,糖產量就可以達到550萬噸。如此一來,廣西的糖料蔗優勢產業區域將高度集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而其他非優勢產區,則可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騰出一部分土地發展其他更高效益的農作物生產。
土地確權 生產上規模
“廣西戶均種植面積約9畝,人均種植面積不足2畝。”這組出自自治區農業廳的數據,對廣西糖料蔗種植業經營規模小的特點作出了直觀描述。而且由于主要以單家獨戶經營為主,廣西糖料蔗種植產業規模化經營的腳步嚴重受阻。
“試點建設的前提是做好土地確權及流轉工作。”在3月6日的全區糖料蔗良種良法推進工作會議上,自治區農業廳相關負責人強調。這也正是“第一車間”精品化之路的前提。
去年,龍州縣上龍鄉弄平屯村民將原來自己耕種的1000多畝蔗地流轉給了廣州大唐實業有限公司。近日記者前往弄平屯,看到原來被田埂分割成一塊塊的蔗地已并成了一大塊,一眼望不到邊。大唐公司已把地平整好,正在下基肥。該公司計劃到年中,要將弄平屯基地建成集大馬力深耕、大行距種植、大蔗尾蔗種、大肥水管理及早種植、早管理、早施肥的“三早四大”種植模式,以及高新品種種植、全程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科技培訓、科學管理等“六個示范”為一體的甘蔗種植示范基地。
近年來,全區各地都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蔗區土地適度流轉,發展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推進規模化經營,提升綜合效益。據廣西農業部門統計,2013年,全區蔗區土地流轉面積119萬畝,其中500畝以上戶數192戶,同比增長39%;最大的專業戶種植面積達到1.35萬畝。
今年,為確保50萬畝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設試點工作任務順利完成,相關部門決定依托全區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的開展,在項目區先行先試,依法開展50萬畝項目區土地確權登記,為基地的規模化建設掃清障礙。
良種先行 品種得優化
據農業部門統計,2013年,廣西臺糖系列品種種植面積1282.18萬畝,占總面積的78.6%,比上年減少5.9個百分點;粵糖系列品種面積為127.48萬畝,約占7.8%,比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廣西自主創新的桂糖、桂柳系列品種面積103.01萬畝,約占6.3%,比上年增加1.3個百分點。自治區農業廳專家分析,2013年,除臺糖系列品種在全區糖料蔗種植比例中減少外,其他自主選育及引進品種均有所提升,說明廣西糖料蔗品種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3月6日,由自治區農業廳主辦的“看蔗選種”活動在南寧舉行,桂糖系列、桂柳系列、福農系列、柳糖系列等品種,都在與本地蔗農同等土地條件及管理水平下生長起來,有新植、有宿根,通過現場對比,各項指標優劣一目了然。這個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的活動,每年都會集中展示區內外糖料蔗優良新品種、品系,探索出一種良種推廣的快捷、有效、直觀的新模式。
農業發展,種業先行。據了解,近期編制的《廣西甘蔗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中規劃,力爭用5年時間,建設一批高標準、高效率、適應現代種業發展的專業化甘蔗良種繁育基地,將廣西自主創新的優良品種比例提高30個百分點以上。
高效灌溉 產量大幅增
春耕時節,崇左市江州區新和鎮慶合村新地屯一塊甘蔗地里。蔗農梁海華從兜里掏出一張IC智能卡,插進電箱中的卡槽里,“嘀”的一聲,一股清水從管道里流出。
“城里人都是刷卡購物、刷卡坐車,如今我們農民澆地也能刷卡了。”梁海華高興地告訴記者:“刷卡澆地1噸水1.5元,一個人澆兩三百畝蔗地很輕松,省錢又省力。”
與此同時,在該區馱盧鎮安定屯一個萬畝連片的甘蔗基地里。一條條水管像“血管”般穿行蔗海,數控房就是無數“血管”連接的“心臟”。管理人員介紹,由電腦精確配比的水肥就是由此注入水管,再通過等距漏孔一滴滴滲入蔗苗根部。
據了解,節水滴灌技術使每畝蔗地平均能降低50%的水、肥、藥成本。而且江州區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的6萬畝甘蔗地,甘蔗平均畝產6.5噸,比非項目區高2噸以上。
自治區農業廳專家介紹,廣西1600多萬畝糖料蔗,80%集中在桂中旱片、左江旱片、桂西北旱片等干旱貧瘠的坡地,地塊分散,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差,糖料蔗生產基本上“靠天吃飯”,全區有灌溉條件的蔗地不到15%。今年50萬畝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試點基地建設,優先選擇了水源充足、地勢平緩、基礎設施較好、條件較為成熟的區域。其中崇左和農墾系統以蔗區土地流轉及節水灌溉建設工作中基礎較好的優勢,擔當開拓精品化道路的先鋒,分別建設20萬畝和16萬畝試點基地。
全程機械 省力又省錢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廣西糖料蔗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約為41%,主要集中在耕種環節;收獲環節機械化僅0.05%。糖料蔗砍收基本上還是靠人力,人工雇傭成本達到120-150元/噸,占糖料蔗收購價格約1/3。隨著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糖料蔗生產尤其是收獲環節機械化程度低,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已成為制約廣西糖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2月17日,自治區農機局在馱盧鎮召開全區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現場培訓會,來自區內外12家甘蔗機械生產企業共5大類36臺機械進行了現場作業培訓演示。
建設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是廣西農機部門突破甘蔗機收、機種“瓶頸”,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廣西投入700萬元繼續實施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自治區農機局計劃安排其中的330萬元在崇左市,實施10萬畝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
據了解,在2012/2013榨季,崇左市農機局就組織了94臺甘蔗種植機完成機種7.7萬畝,占全區55%;完成甘蔗聯合收割2565畝,1.21萬噸。本榨季到目前為止,崇左市已組織甘蔗收割機24臺,收割甘蔗超2萬畝,占全區機收甘蔗面積2/3以上。
集團地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59號凌海大酒店 全國服務熱線:0633-3602298
集團銷售部電話:0633-3602298 集團銷售部辦公地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59號凌海大酒店裙樓
@魯ICP備16002510號 凌云海糖業集團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