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糖價反彈帶動國內糖價上漲
國際糖價于上周五突破17美分/磅,觸及近六周高位。其主要原因是巴西中南部地區7月下旬出現寒冷天氣,甘蔗產量和含糖量可能減少。這一利好消息刺激久處疲勢的國際糖價大幅反彈。根據Unica公布的數據,巴西中南部地區7月下半月共壓榨甘蔗4430萬噸,同比下降4.4%;糖產量為253萬噸,同比下降14.8%。
國際糖價上漲提高了進口糖的成本,目前國內配額內進口有利可圖,配額外進口利潤不大,這將影響國內后期進口糖的速度和數量。但前期在國際糖價較低之時,我國簽訂進口合同較多,且根據船期安排,7—9月會陸續到港。
7月銷糖數據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
目前,國內四大主產區均已發布7月銷糖數據,其中廣西7月單月銷糖37.6萬噸,同比減少45.3萬噸;廣東銷糖量為0.5093萬噸,同比下降2.47%。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7月是一個關鍵的分水嶺,夏季消費旺季、中秋國慶“雙節”備貨聯袂而至,7月銷糖情況應該較普通月份改善不少。但今年7月銷糖數據卻大大出乎市場預期:雖然整體銷糖量較往年同期上升,但全國7月單月銷糖只有73.86萬噸,同比減少40.94萬噸,比6月銷量也下降約49萬噸。
7月食糖銷量不增反減引人深思,至少可以說明一點:今年不如去年,中下游消費企業不愿意大量囤糖,以隨用隨買為主。
7月進口糖恐較同期增多
今年6月進口數據大大低于市場預期,實際到港量僅4萬余噸,創下近期進口地量。從1—6月總進口量來看,泰國糖進口量比往年同期大幅降低,巴西糖、古巴糖則比較多,危地馬拉糖異軍突起,進口量也較大。以巴西糖為例,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多進口巴西糖約30萬噸。通常情況下,巴西新糖4月開榨后,我國下半年進口的巴西原糖量在7—9月大增,9月達到峰值。
此外,出于海關統計的原因,部分6月到港的糖或將移至7月計算,加之原本7月進口量預計將大幅增長,因此7月到港數量預計將超過50萬噸。在6月進口量低迷的情況下,國內糖市仍未有改善,而隨著7—8月大量原糖到港,市場過剩將更為嚴重。
臨近榨季末,政策變化懸念較大
目前仍有120萬噸的收儲、134萬噸的放儲尚未實施,如果按期執行,肯定會影響糖價走勢,而如果終止,轉而實施前期討論的蔗料直補政策,使糖價和市場供需直接掛鉤,那么糖價后期走低的概率更大。
此外,拋開政策面,就下榨季蔗料生長情況來看,延續增產的可能性較大。根據筆者對廣西的調研來看,廣西主產區今年蔗料生長有效莖數目增加,株高節度下降,甘蔗單株重量下降,呈現出“一增兩減”的情況。在供需面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的情況下,糖價想要出現趨勢性上漲困難重重。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作者:周競)
集團地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59號凌海大酒店 全國服務熱線:0633-3602298
集團銷售部電話:0633-3602298 集團銷售部辦公地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59號凌海大酒店裙樓
@魯ICP備16002510號 凌云海糖業集團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