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7、8月份,糖價還在7500附近運行,而兩年后的今天糖價卻在5000下方徘徊。糖價一路走熊,在兩年間跌去30%。站在2013年的7月,糖價下半年該如何演繹?筆者認為,糖價在7~9月仍將受到2012/13年度豐產壓制,而10月~12月則有望在全球供需平衡下逐步走穩。
全球供需或由寬松轉為平衡
當前,全球2012/13年度生產工作落下帷幕,主要產糖國紛紛錄得豐收。ISO預計全球供應超過需求約800萬噸,根據USDA預測的全球食糖供需平衡表,期末庫存增長300萬噸,達到3480.6萬噸。全球食糖供應在2012/13年度進一步寬松,延續了增產周期。這也從根本上導致了糖價的下跌,尤其是原糖,已連續創出新低,大有下破16美分之勢。而對于2013/14年度,根據USDA的預測,寬松程度減弱,全球食糖供需轉為平衡。全球食糖產量繼續保持增長,但增幅明顯放緩,供需格局也由寬松逐漸轉為平衡。預計2013/14年度全球食糖產量達到1.748億噸,較上年的1.744億噸增長38.5萬噸,增幅僅為0.2%,低于2012/13年度的1%,也遠低于2009/10~2011/12年度平均值5.5%。當前,北半球處于2013/14年度糖料生長階段,而巴西已經開始了2013/14年度的甘蔗收獲和食糖生產。從全球食糖供需看,寬松格局或轉為相對平衡,隨著2012/13年度的結束和2013/14年度的開始,這種轉變的效應會逐步體現,原糖價格逐步筑底。
巴西當前處于2013/14年度食糖生產期,天氣主要影響甘蔗收榨速度和食糖生產進度,因為巴西是全球食糖重要的供應源,其生產順利與否會影響全球食糖市場的供應總量。食糖的最終產量一方面與甘蔗生長情況有關,另一方面,還取決于甘蔗在食糖和酒精之間的分配。不過,我們認為分配比例不是決定因素,更主要的影響仍來自于天氣。我們判斷天氣表現好于去年,巴西產量有望增產13.6%。
而就中、印、泰而言,甘蔗在7~9月處于生長關鍵期,天氣因素至關重要。就當前看,印度、泰國雨季提前來臨,天氣或好于去年,而中國可能維持去年天氣狀況。
進口持續增長,需求穩中有增
中國2011年和2012年度食糖進口量連續兩年增長,年均增幅高達40%。由此前的100多萬噸增長到超過300萬噸。在當前國際食糖價格保持弱勢的背景下,巴西圣保羅港口食糖出口報價逐步走低。4月底原糖出口報價450美元/噸,7月3日該值降為401美元/噸,降幅8.89%。而國內食糖價格變動不大,4月底柳州報價5450元/噸,7月3日報價5410元/噸,降幅僅為0.7%。我們的套利模型顯示,國內外價差存在套利機會。實際上,該套利空間從2012年4月持續至今,中間略有收窄,近期又出現擴大跡象。
根據海關統計,5月份我國進口糖33.8068萬噸,較上月減少2.2萬噸,環比減幅6.11%;比上年同期增加8.4萬噸,同比增幅33.07%。2013年1~5月我國累計進口糖122.71萬噸,同比增加16.27萬噸。
國內食糖消費量曾在2008/09年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390萬噸,之后逐漸回落,2011/12年度消費量為1330萬噸,預計2012/13年度該值為1300萬噸。總消費量降幅在2011/12年度和2012/13年度分別為2%和2.2%左右,這主要是受甜味劑市場需求下滑的影響。食糖消費總量回落伴隨著食糖價格飆升而發生,經過三年的調整,甜味劑市場結構重新達到平衡。在2013/14年度,我們預計因需求端結構調整對白糖消費量帶來的沖擊降低,白糖消費總體上預計保持平穩,后期或隨甜味劑市場增長而走好。
后市艱難筑底,可多單布局中長線
通過全球2013/14年度供需變動、主產國可能面臨的天氣考驗、中國食糖市場繼續受進口沖擊、國內消費保持平穩等多方面情況的分析,判斷糖市下半年總體上將艱難筑底、震蕩走強。在需求端相對平穩的情況下,我們更多應關注供應端。預計7~9月巴西豐產依然令糖價承壓,而此期間的天氣也將決定中、印、泰三國2013/14年度甘蔗和食糖的產量。而10~12月,更多決定因素來自中、印、泰三國的最終產量,預計消費相對穩定及回暖,而風險因素是來自于中國繼續加大收儲力度。收儲新規不要求標注食糖報紙期,這可能延長國儲庫容存放時間,不過該舉措也受到庫容限制。
操作上,7~9月區間關注天氣變動,確認糖價底部后可逢低介入中長線多單。
集團地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59號凌海大酒店 全國服務熱線:0633-3602298
集團銷售部電話:0633-3602298 集團銷售部辦公地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59號凌海大酒店裙樓
@魯ICP備16002510號 凌云海糖業集團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